伴隨著孩子的出生,父母與家人都開始接受考驗,在很多時候,長輩對教養會有他們的經驗和意見,父母雙方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和作法,就連路邊的婆婆媽媽都來攪局,這時在各方的壓力與輿論下,主要照顧者必須把持住自己,才能對抗這些外來的干涉。

面對這些外來的壓力,主要照顧者一邊要教養孩子,另一邊又要對抗外在壓力,雙重的壓力下,自己就要能夠學會釋放壓力和穩定情緒,孩子才不會被牽怒,也能避免孩子在動盪不安的環境下生活,不管是誰來干涉,教養一定要從一而終,堅定自己的原則,才能培養出孩子的紀律,而且在這樣一致的教育下,孩子也能隨遇而安。

在我家的狀況,我爸和我媽反對我的教養方式,所以有很多時候,在我調教軒的態度或調整作息時,他會用哭鬧來反抗,老爸在樓下大罵,老媽上樓干涉,我一方面要調整軒的行為,還得把持自己的脾氣,另一方面還要把老媽請出去、讓老爸先停止叫罵,在這樣的狀況下,我內心其實非常憤怒,但我還是要拿出冷靜的態度面對軒,並做到一致性的原則,等事情解決後,找一個抒發的管倒宣洩自己怒不可抑的情緒,以避免自己的情緒發洩在軒的身上。

調教孩子時,最重要的是冷靜的心情,再來就是事後的處理,即使孩子做了多少壞事,令父母多麼的氣憤,做完了溝通與調教,最後把問題解決之後,我們就要放下自己的情緒,給孩子滿滿的擁抱,告訴孩子我們依舊愛他。

孩子做了錯事,父母在調教的時候,有時會遇到僵持不下的局面,這時千萬不要說出「不愛你、不喜歡你、討厭你、不要你、把你丟掉」等負面情緒字眼,這些字眼對父母來說可能只是一時的氣話,但對孩子的意義非常重大,常常把這些字眼掛在嘴上,會摧毀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。

孩子的行為讓父母生氣或難過時,可以直接的告訴孩子自己的心情,也可以告訴孩子,希望他可以怎麼做,或是不喜歡這樣的行為,令我們生氣的是孩子的言語或作為,我們不能因為這樣而不愛他,有愛的基礎下,孩子才會有安全感,並且會願意傾聽父母的要求。

平常沒事的時候,可以隨時表達自己的愛意,每天親吻、擁抱自己的孩子,無時無刻都告訴孩子「我愛你」,每天用愛來教養孩子,孩子也會用愛來回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雪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