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養規則在孩子越小時,給的約束就要越多,因為孩子不懂,所以父母要為他建立規範的準則與實行的獎懲,國有國法,家有家規,應該遵守的規範連父母本身都不能踰矩,教養其實沒有一定的標準,但是有一個遵循的目標,也有實行禁忌,如果父母誤觸地雷,或是沒有遵循一個目標去執行,孩子的行為很容易就會脫軌。

在孩子1歲以前尚未建立規則的概念,父母在教養方面,首先就要先給孩子打預防針,讓他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規範是必須要遵守的,先讓孩子熟悉規則,並連結因果關係,把規矩變成習慣之後,即使孩子聽不懂父母的語言,也能從建立的觀念中瞭解到父母表達的意思。


0-1歲的粗略發展

剛出生的孩子有很多的發展任務,0-1個月時會有反射動作的發展以及安全感與信任感的建立;1-4個月開始認識自己的身體,會用嘴巴與眼睛探索自己的身體構造;4-8個月開始有自己的情緒,會懂得生氣、難過、開心,也會有自己的喜好,開始會動手動腳的玩遊戲,並且與大人產生互動;8-12個月會探索生活周圍的環境,學習手部的抓取動作,建立物體的因果關係,開始會爬會站,並開始學習初步的發音。

1歲以前發展的很單純且非常容易滿足,陪伴孩子時不需要耗費太多心力,作息以睡眠為主,父母會有很多自己的時間做事,這個階段的教養也很簡單,只要明白的讓孩子知道:什麼地方是他可以活動的、什麼東西是他可以拿取的、什麼事情是他可以做的、什麼食物是他可以吃喝的、什麼時間他應該做什麼事,這個階段的寶寶,建立教養的規範,除了是奠定孩子良好的基礎,還可以為1歲後的反抗期預先做好調整,在教養孩子時,就會減少脫軌的狀況發生


0-1歲的10項教養準則

1.生理需求的滿足:建立孩子的規律生活,並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,需求得到滿足,孩子的問題就會減少。如果孩子沒睡飽,就會沒精神吃飯,吃飯就會吃不飽,吃不飽加上睡不飽,心情就很差,這時不論做什麼事,孩子不是提不起勁,就是頻頻哭鬧。身體上出現不適,父母就要先把規則放旁邊,將孩子身體的狀況處理妥當做為第一優先。

2.堅定且一致的教育規則:父母面對孩子時,必須保持堅定的態度,才能持續一致的教育。處於大家庭的環境時,必須請所有人都能配合且遵守規範,否則會使孩子有機會找到規範的漏洞。給長輩或保母教養時,變成有2個主要照顧者,會使孩子出現衝突與失衡,長大時容易會有不一致的行為,因此父母必須與長輩或保母溝通,互相協調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教養模式,雙方互相配合,並一致的遵守與執行。

3.耐心且正向的對話:與孩子溝通時,要耐心的等待孩子哭鬧停止,然後以正面的語言與孩子對話。孩子在哭鬧時,先耐心的等待孩子調整好自己的情緒,父母再介入與他溝通,在與孩子說話時,告訴孩子「可以」做什麼,「應該」怎麼樣,避免與孩子說「不可以」、「不行」、「不要」,讓孩子知道他能夠做的事,而非強調他的錯誤。在孩子遵守規範或完成一件事之後,父母要鼓勵孩子的行為,而非他做的事。

4.輕鬆且冷靜的引導方式:父母在教養孩子時,要先保持自己冷靜的態度去面對孩子的錯誤行為,以輕鬆的方式讓孩子瞭解自己錯誤的因果關係,並且在發生時即時處理與糾正,引導孩子正確的方向。如果孩子亂動父母的電腦,父母就可以告訴孩子:「這個東西是電腦,我知道你很好奇,但這個電腦是媽媽的,你如果想玩要先問媽媽,自己亂動的話媽媽會生氣。」藉此建立孩子的情緒表達能力與同理心

5.建立一個屬於孩子的安全環境:給孩子一個可以隨意玩耍的定點,讓他可以在裡面盡情的活動,即使是丟玩具、翻滾、弄亂,都是他的自由。與其讓孩子隨意的在家裡活動,跟在孩子後面收拾,不如給他自己的空間,讓他在這個屬於自己的地盤做自己想要做的事。

6.良好的互動模式:父母必須給予孩子一個固定的陪伴玩耍時間,在遊戲時間,多刺激孩子的發展,除了在家活動之外,盡量多帶孩子與別人接觸,讓孩子建立人際溝通與互動關係,在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,培養孩子分享、禮讓、適應能力。

7.尊重與包容孩子:孩子在6個月開始,會漸漸的有自己的喜好,父母要給孩子選擇的機會,在公共場合時必須維持孩子自尊心,不可當眾指責與處罰。如果孩子用餐時間不肯乖乖吃飯,父母就要包容孩子的任性,冷靜的先把食物收起來,等下一餐再給予,這中間孩子若有肚子餓的情況,就可以藉此教育他,在吃飯時應該遵守的規範。

8.養成孩子自己來的習慣:孩子在學翻身、爬行、站立時,父母要讓孩子自己去探索,讓孩子學習獨立自主的習慣,平常在玩耍時,盡量不要動手幫孩子收玩具,孩子有物品拿不到時,也盡量讓他自己去嘗試,培養孩子自我挑戰與解決問題的能力,可以增加孩子的挫折容忍度及自信心。

9.身教與言教:孩子除了天生氣質的性格外,大部分會以父母為榜樣,從父母身上模仿與學習,因此父母必須規範與約束自己的行為、情緒表達與說話的方式,給孩子良好的學習典範。

10.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:吃飯就是要坐在餐椅上用餐,睡覺就是要躺在自己的床上休息,外出坐推車時不能自己起身或亂動,換尿布要躺好,拿取別人的物品要先經過父母或對方的同意等,所有日常生活應該遵守的規矩。

上述的所有準則,都會直接影響孩子往後的人格發展,並改變天生氣質原有的特性,好的特質有可能轉成較差的特質,較差的特質也可能會改善,變成好的特質,所以父母必須全方位的為孩子設定教養規範,才能使孩子能維持好的特質,改善差的特質。

延伸閱讀1-2歲的教養準則0-2歲的掌心教育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雪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