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帶軒去逛市場,開開心心的買了點東西,在公園坐著和軒一起吃,我跟老公都很不喜歡水湳市場的公園,不喜歡的原因很多,早上很多小朋友在這裡玩,竟然有清掃的人不顧小朋友的存在,直接在這裡塵土飛揚的清掃;公園裡面有很多人抽菸喝酒,連家長都會帶頭抽菸;在這裡大部分都是格代教養,爺爺奶奶寵愛小孩的程度很誇張,打人推人搶東西樣樣來。

今天會來到這裡,也是因為剛好逛市場,所以就順道繞過來,久久來這一次,讓軒來這裡經歷一下老虎猛獸的感覺,我再來機會教育,讓軒學習因應的方法。

軒吃完東西,離開椅子開始玩,我看他上了溜滑梯,軒坐在溜滑梯上,後面有一個小朋友突然衝上來搶著先溜,溜下去後,還故意往上爬,拉軒的腳拖他下來,軒扶著把手,沒有被拖下來,那個小朋友拖不下來就繞到另一邊去玩。

我看這小朋友狀況連連,雙眼狂盯著他的一舉一動,過沒多久,軒玩其他東西,那個小朋友跑來跟軒拉拉扯扯,軒對著他大叫,他也對著軒大叫,互相叫囂幾回,不了了之。

軒繼續玩,過了一陣子,軒走到爬鋼圈梯的地方,突然被那個小朋友襲擊,他拿著一雙拖鞋,用力的往軒臉上揮了2下,打完後,迅速跳開,看軒沒有反抗,跑回來多打2下,我站在離軒不到30公只的地方,聽見旁人說:「哎唷!那是誰的小孩被打了。」那位小朋友的阿嬤也看到自己孫子打人,只會在旁邊叫人,那個小朋友聽阿嬤叫他也不理,很故意的爬上溜滑梯上繼續玩,軒則愣在原地不知所措。

我當下很火,馬上衝上去溜滑梯,一手把那個小朋友抓下來跟軒面對面,並要求他道歉,此時警察正好在旁邊,我蹲著跟他對話,告訴他:「你打了弟弟要道歉,說對不起。」他悻悻然的瞪著我,我很嚴肅的說:「你這樣亂打人是會被警察抓走的,跟弟弟說對不起,不然叫你阿嬤來處理!」他還大聲嚷嚷,我很兇很大聲的說:「你看弟弟,你打到他的臉都腫起來了,這樣是會痛的,你是沒被人打過不知道痛嗎?要不要換弟弟讓你打看看?」這小朋友低下頭沉默不語,我更大聲的說:「你不道歉就站在這裡別想走,或是你讓弟弟打回來試試看也可以,你不開口說,就一直站著。」

所有的人包括警察都在看,我非常兇,外加嗓門超大,保證每個人都聽得到,這樣的用意,是要讓這位小朋友的阿嬤聽到,她遲遲不現身,直到我跟他開始僵持之後,這位阿嬤看我不是好惹的對象,若不道歉,她孫子不可能離開得了,有了這個認知,她才出面。

我蹲著,阿嬤站著,人來了我才放手讓阿嬤自己處理,阿嬤叫這個小朋友道歉,他抿著嘴,怎樣都不肯開口,阿嬤講兩三句,小朋友不聽,她就抓起雙手直接打,嘴裡還一直罵:「每次都愛打人,愛打人就要打,這麼壞就要打,打到你會怕....」打了十幾下手心,小朋友已經在扁嘴,阿嬤叫他道歉,他才很不甘願的說:「對不起。」

語畢,阿嬤連看都不敢看我,拉著小朋友說:「愛打人就回家不要玩。」我想這阿嬤是認為臉被孫子丟光,所以趕快離開現場。

回頭我看看軒,跟他說:「你被打要生氣啊!要大聲的跟他說不可以打我,知不知道。」軒跟我說:「我有啊啊啊的叫!可是他也啊啊啊的一起叫啊!」

我猜想軒的意思是在說:「拉扯時有跟那個小朋友叫囂,但他最後還是跑來打我啊!」所以我告訴他:「那你在他打你臉的時候就要把他推開啊!」軒才明白的說:「喔!我知道了。」

中午跟老公重新敘述案發當時的狀況,軒就在旁邊跟著比手畫腳的敘述,晚上再度跟老爸老媽講這件事,軒也不厭其煩的跟著一起描述當時被打的情形,看了我真是又心疼又好笑,好的我教給他,壞的也要讓他去承受,這樣才能因應這個欺善怕惡社會。

我希望軒長大後,與牛鬼蛇神都有辦法處之泰然,不會受到任何人的欺負。

紅棒棒糖.gif  

在這種教育下的小孩,若是沒有正確的教他該怎麼去做,只是一昧的打與罵,下一次依舊會有這樣的狀況,我是一個外人,就算好好的講,阿嬤依舊只會認為小孩丟了他的臉,與其如此,不如讓這個小孩知道外面的世界,跟家裡的不一樣,在外頭不能跟在家一樣任他為所欲為,他必須要控制自己的行為,否則人外有人天外有天,遇到壞人他就會很倒楣。

原本若阿嬤在離開前很誠懇的跟我道歉,我會好好的跟他談談教養,可惜她選擇了轉頭就走,孫子開口道了歉就離開,完全不尊重我這個家長,今天她的孫子打人沒有受傷,嘴巴道個歉就沒事,下一次若見血瘀清了,她要拿什麼道歉?這個問題值得來思考與討論。

紅棒棒糖.gif

●雪媽分享

當小孩做錯事了,我們大人必須蹲下來與孩子同高,讓他沒有壓迫感來談話,讓孩子感覺自己是被尊重的,沒有一個小孩不會做錯事,最重要的是做錯事之後,要怎麼把做錯的是修正,甚至學習到做對。

軒在1歲多打人的時候,我抓著手告訴他:「打人是會痛的。」並且加重手勁,讓軒知道痛的感覺是什麼,但是我不會生氣,並且教他開口道歉,告訴他要怎麼跟小朋友相處,抓著他著手,教他控制自己的力道,學習如何輕輕觸碰,每天都帶到外頭,學習與他人相處,若是出現問題,就可以馬上修正,若講不聽,就是剝奪玩耍的權利,馬上帶回家重新調教。

遇到這個小朋友拿拖鞋打人,若是我的小孩,我會很嚴肅的跟他說:「拖鞋是穿在鞋子上的,在外面就是要穿著鞋子。」並且用鞋子打一下腳,讓他體驗一下痛覺,告訴他:「用鞋子打人很痛,還有可能會流血受傷。」要求道歉外,還要讓他用手去安撫對方。

軒雖然沒惡意拿過東西打人,但我會告訴他拿著東西就要小心,平常允許他拿著充氣的玩具跟我們邊打邊玩,除此之外,不能隨意的拿物品打人,尤其是頭部,不小心打到了,我會告訴軒:「媽媽不喜歡你打我的頭,你這樣打到媽媽好痛喔!你要幫我秀秀。」軒就會很貼心的撫摸我。

平常就樣讓孩子瞭解情緒與感受,他才能學習同理別人,這樣做會有什麼樣的感覺。

很多人常說,長大了就會,事實上,教養必須從小做起,零歲時就要開始建立,從最基本的作息,到往後的教育都是很重要的一環。

小時候認知與情緒都尚未開始發展,所有的事情都在學習階段,我們就要灌輸正確的觀念,孩子才會有正確的觀念與態度,穩定的情緒與個性,凡事會考量其他人的行為與互動,這樣才能朝著正確的方向成長,若是等長大後,個性都已經定型,所有的問題集結一身,矯正起來不容易,也很難把惡習連根拔起了。

延伸閱讀後果承擔法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雪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