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今年第一貼7月14日、第二貼7月23日、第三貼8月13日。
「三伏天灸療」最早記載於清初名醫張璐所著的「張氏醫通」,其書詳細記載三伏灸使用的藥物及治療時間,並用來防治呼吸道疾病。
而根據中醫「天人相應」的理論,夏至以後七、八月間的三伏天,即「初伏」、「中伏」與「末伏」這段期間,自然界天氣炎熱,也是人體陽氣旺盛、最具抵抗力的時候,在沒有寒冷氣候刺激之下,利用具有辛溫、溫陽、逐痰、祛寒等作用之中藥製作成藥膏,對患有呼吸道疾病病患身上的特定穴位進行貼敷治療,能激發人體陽氣,調整臟腑功能,改善體質,以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。
根據文獻報導及臨床研究發現,一般對三伏天穴位敷貼治療反應良好者多屬於虛寒證型的氣喘、寒喘型的慢性支氣管炎、肺氣虛弱型的過敏性鼻炎等,這些病患的共同特徵是平常容易手腳冰冷、怕吹風又怕冷、容易流汗感冒,且症狀好發在寒冬季節,屬於中醫「陽氣虛弱」類的證型。
進行穴位貼敷治療時是根據不同的伏日,將適量的灸療藥膏貼在不同的特定穴位。一般主要藥物成份為白芥子、延胡索、細辛、甘遂、艾葉、生薑等,貼敷的穴位使用頻率較高的穴位為天突、膻中、大椎、定喘、風門、肺俞、膏肓、脾俞及腎俞等,一般建議接受三伏天灸療的病患應連續貼敷三年,以獲得完整的治療效果。
療程年數三年
雪媽:2008、2009、2010
軒軒:2009、2010、2011
延伸閱讀:冬三灸穴位貼敷
全站熱搜